題目要求
為了盡快清除因大雪造成的道路積雪,常用的辦法是撒“融雪鹽”,其原理是()。
A.“融雪鹽”與少量水發(fā)生化學反應,產生的熱量使周圍的冰雪融化
B.“融雪鹽”產生“保暖層”,使冰雪吸收足夠的“地熱”而融化
C.使雪形成“含融雪鹽的雪”熔點低于當地溫度,使雪融化
D.“融雪鹽”有利于冰雪對陽光的吸收,從而加快冰雪的融化
答案解析
參考答案:C
【解析】氯鹽類融雪劑溶于水(雪)后,溶液的冰點下降,都在零度以下。如氯化鈉溶于水后冰點在-10℃,氯化鈣在-20℃左右,醋酸鹽類可達-30℃左右。鹽的溶解使含鹽雪水的凝固點降低,因此在雪水中溶解了鹽之后就難以再形成冰塊。其原因是,融雪劑溶于水后,水中離子濃度增大,使水的液相蒸氣壓下降,但冰的固態(tài)蒸氣壓不變。達到冰水混合物平衡共存時固液相蒸氣壓相等的狀態(tài),冰便融化。故灑上融雪劑可以除冰雪。故選C。
發(fā)布時間:2014-07-01 11:33:08
相關試題
- 信貸是銀行對經濟生活進行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。一個國家如果信貸規(guī)模過大,不可能造成的風險是() 2014-07-01
- 以下生活實例中,不能達到節(jié)能減排目的的是() 2014-07-01
- 民主人士章乃器曾說:“我們在不久以前,還在歡呼北伐的勝利,以為……我們這樣生活在租界的人也可以不再受外國人的輕視、侮辱了 2014-07-01
- 噪聲污染是指所產生的環(huán)境噪聲超過國家規(guī)定的環(huán)境噪聲排放標準,并干擾他人正常工作、學習、生活的現象。我們常說的噪聲污染是指 2014-07-01
- 鄧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:“我們評價一個國家的政治體制、政治結構和政策是否正確,關鍵看三條:第一是看國家的政局是否穩(wěn)定;第二是 2014-06-30
- 下列關于生活常識的說法,不正確的是:() 2014-06-30
- 以下有關生活常識說法不正確的是:() 2014-06-30
- 下列有關生活常識敘述不正確的是:() 2014-06-30
- 光污染泛指影響自然環(huán)境,對人類正常生活、工作、休息和娛樂帶來不利影響.損害人們觀察物體的能力,引起人體不舒適感和損害人體健 2014-06-30
- 《圣經》與古希臘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兩大源泉,深入到西方藝術文化生活的每一個角落。下列不是以圣經故事作為題材的油畫是:() 2014-06-30